本報訊 樓上住戶的孩子在家跑動,樓下能聽到;高層住戶家里有需急救的病人,擔架卻放不進電梯。這是不少住宅樓的居民會碰到的問題。昨天,北京市規(guī)劃委啟動北京《住宅設計標準》課題研究項目,針對隔聲差等住宅設計方面的各個問題,進行專題研究。這也將是北京首部住宅設計地方標準。
提高樓板的隔聲要求
目前,北京的住宅設計使用的是國家標準,此次研究的將是北京市的地方標準。市規(guī)劃委表示,課題組將針對當前居民反映比較強烈的住戶上下層樓板、同層隔墻隔聲不好,相互干擾的問題,擬通過實驗論證,在可行的情況下,提高分戶樓板、隔墻的隔聲要求。依此標準設計,住宅的上下層樓板和分戶樓板的隔聲效果將更好。
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曉鐘介紹,提高隔聲效果是可以實現(xiàn)的。“在一些地采暖的房屋中,地板的中間有一層聚苯板,就可以起到提高隔聲效果的作用。這種方式也可以在普通的建筑中使用,隔墻也可以通過加厚或其他方式來解決。”
高層電梯能放救護擔架
在國家標準中,只要求7層及以上的樓房配置電梯。北京市規(guī)劃委還提出,為了適應當今社會老齡化的情況,新標準中還將研究提高住宅電梯的配置范圍。6層及以下的多層住宅也應考慮設置電梯,新建的高層住宅電梯考慮可水平放置救護擔架。劉曉鐘介紹說,這將極大的方便老人、孩子、殘疾人等特殊群體。高層住宅電梯考慮可水平放置救護擔架,意味著高層住宅的電梯面積將明顯加大,也將更人性化。
此外,該課題還將研究適合不同需求的住宅套型面積、套型空間,以及戶內通風、采光、生活垃圾處理、同層排水等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