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,一年輕人攜一輛自行車走上東建世紀廣場人行天橋手扶電梯。/佛山日報記者 孫海慶 攝
廣佛都市網(wǎng)訊 佛山日報記者龐文彬報道:禪城區(qū)東建世紀廣場人行天橋,并排僅能容兩人的手扶電梯,不少市民硬是將自行車擠入,這讓不少步行者大呼“沒公德”。記者昨日實地調查,發(fā)現(xiàn)自行車“搭”電梯情況較突出。
20分鐘8市民抬車上電梯
電梯禁行自行車標識下,一身休閑打扮的小郭全然沒有注意,肩扛自行車徑自步上電梯。在其身后,一對中年夫婦相挽而行,不禁后退兩個臺階,不敢靠得太近。昨日上午10時,記者在東建世紀廣場旁的人行天橋看到這樣場景。
這時,一旁的停車收費員徐先生告訴記者,“搬自行車坐電梯的人實在太多了,尤其是自行車公共系統(tǒng)推廣以后。”果然,記者蹲點觀察20分鐘,就有8名市民或扛、或推,攜帶自行車登上了手扶電梯。其中一名男子將一輛山地自行車斜放在電梯中間,僅靠輸送帶與車把間摩擦力勉強支撐,然后顧自玩起了手機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男子身后此時陸續(xù)已跟上了10余名市民,其中不乏抱著小孩的婦女,一旦自行車失控滑落,后果不堪設想。
“其實之前曾發(fā)生過自行車滑落事件。”徐先生透露,今年3月就有一名女子因沒扶穩(wěn)自行車,直接摔倒在電梯上,幸好當時是中午,乘電梯的人不多,沒有殃及他人,但女子因此手部擦傷出血。
天橋環(huán)形樓梯可走自行車
“真是怕,遇到扛自行車的我通常會后退兩階,跟在后面。”談起推車上電梯的狀況,來自江西的藍嵐稱,對此也沒有太多辦法,只能自己上電梯時多加小心。
對此,家住南海桂城的唐女士也向記者抱怨,由于平時偶爾會和孩子去東建世紀廣場買東西,返回馬路對面搭公交時,經(jīng)常能見到一些市民將自行車推上手扶電梯,“電梯本身位置就不多,自行車一上來就更窄了。”她說,電梯下已經(jīng)有明確的禁上自行車標識,但很多人卻視而不見,或假裝不見。
對于市民的指責,網(wǎng)友“自由行”說出了自己的觀點,他認為天橋設計不實用,如果電梯不讓行單車,讓騎車的人怎樣過季華路?
對于“自由行”所言,記者實地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自行車如不利用該天橋,只能繞道近1公里,才有最近的路口通過點。但自行車上天橋其實并非只能“坐電梯”,利用人行天橋兩端的環(huán)形樓梯,推車也可上下。記者親自實驗推車循環(huán)行車道上天橋,用時約1分鐘左右。但由于天熱,記者推車上到天橋時,襯衫已濕透。
對于市民扛自行車上電梯,禪城區(qū)國土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,作為季華路上建設最早的人行天橋,東建世紀廣場人行天橋設置的手扶電梯只上不下,其初衷主要是方便市民上天橋。然而,這并不意味市民可以推自行車直接上手扶電梯,從安全角度而言,這有一定安全隱患。
下一篇:電梯里的廉政宣傳畫(組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