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6日,家住杭州青年路社區(qū)的81歲石奶奶打進快報熱線說,她住在7樓,因為樓梯爬不動,已經好幾天沒下樓了。記者在石奶奶的樓道數(shù)了數(shù),她要爬106級臺階才能回家,在小區(qū)了解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老人因為爬不動樓梯,已經很久沒下過樓了。
記者聽說在上海,已經有3個老小區(qū)加裝了電梯,他們是怎么加裝成功的?
住在頂樓的老人們想裝電梯了
延安西路150弄,美麗園社區(qū)華怡園小區(qū),一共4幢6層住宅樓,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房子,一梯4戶。
造的時候是附近華東醫(yī)院分給職工的宿舍樓,房改后產權歸了職工。剛住進去還年輕力壯的居民們,如今都成了老人,行動漸漸不便?,F(xiàn)在小區(qū)60歲以上退休老人占70%以上。
美麗園社區(qū)共建聯(lián)合會副秘書長李永廉說,2011年5月,上海有關部門印發(fā)《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》(滬房管修2011187號),之后又出臺指導性文件(《關于明確相關工作的通知》、《關于明確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居民征詢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》等等)。從2013年開始,就有住在1號樓5樓和6樓的居民來反映,“早就想裝電梯了,現(xiàn)在既然有文件,是不是可以實際操作一下?”
共建聯(lián)合會咨詢了上海市相關部門,最后跟上海市老年基金會對接上了。
“他們那兒正好有蘇州萊茵電梯公司捐助的7臺箱式電梯,我們也表達了小區(qū)老人想裝電梯的強烈意愿,市老年基金會就送了一臺給我們,當作試點?!?/p>
1號樓和3號樓都強烈要求試點,到底選哪一幢?
在《指導意見》里,把條件從“增設電梯所在幢房屋的全體業(yè)主同意”變?yōu)榱恕凹友b電梯幢業(yè)主90%以上同意”,但是他們在具體操作時,還是決定把100%同意為前提。
“兩選一,我們是往嚴里要求,畢竟只要有一戶不同意,項目還是很難開展的?!崩钣懒f,“3號樓1樓業(yè)主剛開始就不太贊同,主要怕影響他家采光。這么一比,1號樓優(yōu)勢太明顯了,因為他們1層4戶全是辦公用房,只要2-6樓20戶業(yè)主同意就行了。”
最終確定的分攤比例:
二樓5%,三樓10%,四樓20%,五樓30%,六樓35%
經初步核算,包括電梯造價、土建、監(jiān)理、安裝等一系列工程在內,裝一臺電梯,總費用大約65萬,其中光電梯本身是20萬-25萬。
上海市政府對老房子加裝電梯有補貼——上海市財政局2014年1月7日出臺的《關于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政府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》規(guī)定,居民樓加裝電梯,政府補償修建款的40%(總數(shù)不超過24萬)。
因為電梯是上海市老年基金會捐贈的,相當于省了電梯的錢,加上華東醫(yī)院下屬單位和參加社區(qū)共建聯(lián)合會企業(yè)的捐助,1號樓20戶業(yè)主需要出資16.8萬元。
接下來就是征詢意見環(huán)節(jié)。
社區(qū)共建聯(lián)合會挨家挨戶上門,開了十幾次討論會,最終確定下來的出資比例是:二樓5%,三樓10%,四樓20%,五樓30%,六樓35%(裝好后的運營費用也按這個比例,由每層樓的4戶人家平攤)。
李永廉說,“定下這個比例,我們也沒有先例可循,就是了解-計算-說服-不同意-了解-計算-說服-同意……這樣一個循環(huán)?!?/p>
1號樓全體業(yè)主簽字同意,房管、規(guī)劃、建委等部門的審批也下來了。沒想到,意外發(fā)生了。
2013年7月,1號樓對面一幢住在3層的業(yè)主提出,加裝電梯會影響他們的采光,沒辦法,電梯安裝位置只能重新改過,從1號樓北側樓道窗戶位置,向西側圍墻移。相應的問題就是,所有已經走過的程序,都要重新再走一遍。
不怕慢就怕站,好在項目一直在進行中。
終于,2014年年初,電梯正式開始土建施工。4個月后,安裝調試通過驗收,投入使用。
到現(xiàn)在,這部電梯已經運行一年半了,情況良好。
李永廉說,安裝之前,不少業(yè)主擔心后續(xù)費用會不會太高?他們剛剛做完使用一整年的運營費統(tǒng)計。“其實運營費用真是"咪咪小"一點點。”
按當初預算,電梯日常運行費共分5個部分:
1.年檢費360元/年;
2.電費3600元/年;
3.清潔費600元/年;
4.日常維修、配件費:800元;
5.使用一年以后開始產生的保養(yǎng)費,4800元/年。
這么一算,第一年大約費用為5200元左右,以后每年在1萬元左后。但從實際使用看,一年下來,電費遠遠低于預期,只有1300元左右,也就是說,每年運營費還可以再低2000元,只有3000多塊錢。
裝電梯肯定是好事情 關鍵要大家心齊
上周我在華怡園1號樓,仔細觀察了他們的電梯。電梯井外立面用的是和樓房外立面顏色接近的涂料,風格統(tǒng)一。電梯所處位置,正好是樓房的一個凹面,電梯井也不顯得很突兀。
電梯門開在原來樓道的墻壁處,需要刷卡才能上下樓。
美麗園社區(qū)工作人員小丁拿了一張普通公交卡大小的卡片,在電梯里刷過才能按樓層,刷一次只能按一下。
“這是為了防止其他無關的人隨意使用電梯,而且卡片每家只發(fā)了三張,社區(qū)、保安都有備用的。”
電梯可同乘10個人,承載800公斤,使用起來跟普通高層電梯一樣,轎廂從1樓到頂層6樓,只要20秒鐘左右。
84歲的尹大伯和同樣84歲的老伴住在6樓,尹大伯老伴已經臥床1年多,定期要去醫(yī)院復查。
說到過去,尹大伯跟我擺了擺手,做個連續(xù)喘氣的動作,“沒裝電梯前,要兒子和我一起把她抬到一樓,有時候還要鄰居幫一把,說實話,我能使上多大勁啊?就算這樣,每次到一樓都已經累癱了,太吃力了!”
尹大伯說,當初房子剛造好他就搬進來了,那時候年紀不大,用句廣告詞就是“一口氣上六樓完全不費勁”,不過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后來每走一層都要停下來歇一歇。
自從裝好電梯,每次送老伴看病,尹大伯一個人輪椅推著老伴就出門了,他說現(xiàn)在最喜歡的事,就是趁外面太陽好,推著老伴去外面走上一圈,要是整天躺在家里床上,老伴一定很難過的。
“做這個事情(裝電梯),人一定要心齊,一樓二樓不出錢都可以,大不了我們多出一點,就怕他們不同意?!币蟛F(xiàn)在說起來還覺得慶幸,“以前大家都是一個單位的,現(xiàn)在都退休了,樓上樓下年紀差不多,裝電梯肯定是好事情,整幢樓的居民還是蠻支持的,所以你看看,就我們這一幢辦成了!”
共建聯(lián)合會副秘書長李永廉說,1號樓裝上電梯后,他們開始著手給3號樓裝。不過捐贈的只有一臺,1號樓已經用了。按1號樓的分攤比例,3號樓24戶居民需要自籌資金33萬元。最高的6樓,每戶要攤28875元。
“可能是費用原因吧,6樓一位老人家就不同意了,他覺得自己身體還行,不用電梯,加上3號樓1樓還有違章建筑,導致電梯安裝空間不夠,現(xiàn)在還處在上門征詢環(huán)節(jié)?!?/p>
上海另一個成功安裝電梯的小區(qū)也是底樓沒有住戶
老小區(qū)加裝電梯,征求意見時,最容易反對的就是一二樓。上海寶山區(qū)密山路30弄4號樓,和華怡園小區(qū)1號樓情況類似,也是底樓沒有住戶。所以征詢意見時就很容易。
密山路30弄4號樓,一梯一戶,6層,卻是小區(qū)惟一一棟從3樓起才有住戶的樓,所以一共才4戶人家。這4戶人家都有60歲以上的老人,而且每家的經濟條件都還不錯。當住在4號樓6樓同時又是業(yè)委會主任的衛(wèi)德明征求意見時,幾乎沒遇到任何阻力。
4戶人家按比例分攤了各種費用。出資比例為:3樓15%,4樓20%,5樓25%,6樓40%。整個電梯工程造價60多萬,減掉政府補貼,6樓人家要出10多萬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4號樓在加裝電梯過程中,嘗試了“二次征詢”。
按《關于明確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居民征詢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現(xiàn)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必須經過二次征詢:第一次征詢,增設電梯所在樓須90%業(yè)主同意,若涉及占用小區(qū)土地或專有部位,征得相關權利業(yè)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;第二次征詢,改造方案和資金籌措方案,須加裝電梯幢業(yè)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簽訂改造協(xié)議。
眼下,同時可乘8人,承載640公斤的電梯正在4號樓運行,情況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