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溫州市電梯數(shù)量與日俱增,年均增長臺量超過18%,目前在用電梯總量已達4.6萬余臺。市民越來越關注電梯的運行和安全狀況,特別是公共場所的乘客電梯安全更是關注的焦點。
據(jù)溫州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負責人李敏介紹,該項目于今年6月28日立項,7月18日進行招投標。8月5日確定硬軟件供應、安裝單位,8月11日正式進入設備安裝施工。11月初,完成500臺電梯物聯(lián)終端設備的布點安裝,且調試成功接入應急處置指揮平臺。項目實際投入資金總計144.7萬元。
硬件方面:全市目前共有99家單位,500臺公共場所電梯安裝了物聯(lián)終端設備。其中,鹿城52家226臺,甌海22家165臺,龍灣24家107臺,甌江口新區(qū)1家2臺。
軟件方面:涵蓋了物聯(lián)硬件供應單位自有軟件(含手機APP功能)和應急處置中心平臺系統(tǒng)升級兩部分內容。主要功能有9個方面,包括應急功能、信息采集功能、故障報警功能等。
記者走訪
在市區(qū)工人文化宮,記者一進入乘客電梯時,就被一個約20寸的顯示屏吸引。屏幕左上側窗口正在滾動播放電梯安全知識視頻,卡通人物的形象、略帶孩子氣的配音“聲聲入耳”;屏幕右上側,有4個明確的“禁止標志”;在其下方,一組由狀態(tài)、樓層、方向、速度等參數(shù)構成的電梯運行狀態(tài)欄,醒目之余,平添幾分安全感。
據(jù)溫州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院長金樟民介紹,除顯示屏之外,梯內還配有監(jiān)控與熱源感應器,并與“96333”平臺對接互通,這樣就起到了安全可靠、救援高效的效果。形象地說,如同給電梯配了“管家”,讓它自己會說話。
會說話的產品,贏得使用單位的好評。那么“實戰(zhàn)”效果如何呢?今年10月,作為使用單位之一的市中醫(yī)院就發(fā)生了一起清潔工被困客梯的案子。其電梯物聯(lián)終端設備在收到信息后,即時反饋給了“96333”平臺,平臺工作人員隨即調取視頻進行了確認,并在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了維保單位的工作人員前去救援。最終,該名清潔工得以迅速獲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