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花池西里6號院4棟老樓加裝的擔架梯比普通電梯寬大,能容納1.8米的急救擔架?!氨2积R哪天需要叫急救車,擔架能不能進電梯?”在老樓加裝電梯的小區(qū),這個問題多次被老年住戶提及。
蓮花池西里6號院4棟老樓裝上的電梯轎廂尺寸是“1.2米×2米”。這種電梯俗稱“擔架梯”,雖然不比醫(yī)院里的手術專用電梯寬敞,但能裝得下救護車里尺寸為“0.6米×1.8米”的急救擔架。
加裝擔架梯,是6號院老樓居民提出來的。這4棟老樓共156戶,80%以上的戶主是軍休老人,最年長的已超90歲?!袄先穗y免會有要叫急救車的時候,沒電梯的話,得靠醫(yī)護人員抬著擔架下樓,時間太久就耽誤了治病時機。”兩年前選方案時,6號院居民發(fā)現,即使安裝了其它老樓選擇的普通電梯,依然裝不下擔架。亟待安裝電梯的老舊小區(qū),居民以老年人為主,常面臨醫(yī)療急救的突發(fā)情況。但現實中,給老樓裝擔架電梯并非易事。
在蓮花池西里6號院,盡管樓前空間較大,電梯加裝依然經歷了十多輪方案調整。負責6號院加裝電梯的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,13個單元樓門加裝方案與之前的老樓明顯不同,緊貼原單元門位置向上豎起電梯井,電梯門外與樓外墻形成電梯間,電梯間東西兩側各設一扇門通往居民家中。居民乘坐電梯不需要走老樓的樓梯間,而是直接從室內“連廊”進入電梯間。
這幾棟樓每層兩戶,原本在加裝電梯的一側并沒有連廊,只是客廳和廚房,但為了實現平層入戶,專門加掛了一條連廊進入居民室內。按原方案,連廊連接到廚房,但考慮到廚房空間擁擠、未來一旦發(fā)生突發(fā)急救情況不適合擔架通過,因此又延長到客廳。這樣一來,不僅居民搭乘電梯更加方便,在客廳和廚房窗外還新增了這個1.7米寬、5米長的連廊,居民支持度進一步提升。
但這一方案仍需解決電梯救援通道的問題。換句話說,電梯間內兩扇門各自通往居民家中,未來一旦出現電梯故障,就缺乏救援通道。為此,設計人員再度調整方案:“原來樓梯間正好有一扇窗戶對著新增的電梯間,經改造將成為救援通道。”在此基礎上,相關部門還要求在電梯加裝完成后,居民逐戶再簽一份協議,一旦出現故障需緊急救援,居民允許通過各戶家中實施救援。方案如此復雜,費用當然不便宜,居民意愿成為能否安裝擔架梯的關鍵因素。擔架梯費用、走廊及電梯間施工等總體費用約為每部140萬元,比一般一部電梯60多萬元到80多萬元的費用要高出不少。對于老樓是否安裝擔架梯,目前沒有強制政策,還是采取居民自愿的做法。專家建議,居民在選擇和考慮電梯加裝方案時,可以根據小區(qū)內的實際情況靈活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