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臨“老齡化”問題的不只是人口,在無錫很多電梯也逐步邁入“老齡”,再加上電梯維保單位資質參差不齊,電梯故障時有發(fā)生。為了能對電梯被困人員及時進行救援,無錫市質監(jiān)局于去年11月開始,在錫城1萬臺電梯內試運行了96333電梯救援熱線服務。
已覆蓋錫城
6萬多臺電梯
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工程,截至目前,錫城(包括江陰、宜興)已有66410臺電梯,接入了96333電梯困人應急救援平臺。除了扶梯、雜物梯等,以及部分新增電梯還未及時接入外,錫城絕大多數垂直電梯都已納入這一平臺。
被納入這一應急救援平臺的電梯,轎廂內會粘貼一個“96333”標識,標識下方有一個六位數的編碼,人員被困電梯撥打96333熱線后,會被要求告知這一編碼,以便工作人員迅速定位到相應的維保單位。
有不少市民反映,并無看到自家電梯里有“96333”救援熱線的標識,無錫市質監(jiān)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:一是被人為損壞了,在此提醒廣大市民,尤其是孩子,千萬不要貪圖好玩,將電梯內的96333應急救援標識撕下,否則將導致被困乘客誤報數字或無法識別救援編號,令救援人員錯誤定位耽誤救援。二是標識已發(fā)放到物業(yè)或維保單位處,但沒有被及時粘貼出來。
目前仍有不少人被困電梯時會撥打110,但110還是要轉到96333,所以建議市民若被困電梯,直接撥打96333,比較高效。此外,質監(jiān)部門也提醒市民,若被困電梯,一定要保持鎮(zhèn)靜,撥打救援電話后,等待救援,最不可取的就是強行扒門,不僅會損壞電梯,影響救援,更有可能在自救過程中造成剪切、擠壓、墜落等嚴重事故。
電梯故障人為因素超六成
據介紹,96333熱線開通以來,已接到救援電話6776個,開展現場救援2493次,解救被困人員4481人,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用時14.2分鐘,比法定救援時間快了53%。
無錫市質監(jiān)局特種設備安全監(jiān)察處毛海東介紹,96333救援應急平臺建成了由一級簽約維保單位救援為主,二級網格單位救援為輔,三級社會公共救援為保障的電梯應急救援網絡。同時,96333熱線將24小時不間斷應急值守接聽,提供被困人員緊急呼救、電梯故障舉報投訴等服務。目前全市電梯維保企業(yè)140余家,均作為一級響應承擔電梯維修及救援任務。當發(fā)生電梯困人時,96333接到報警求助后,首先啟動一級響應,也就是派遣簽約維保單位前去實施救援和維修。在一級響應無法啟動時,將啟動二級響應,派遣離故障電梯距離最近的網格救援人員前往施救,網格救援是由11家有資質、有社會責任感的電梯維保企業(yè)自愿申請加入,滿足快速到達救援現場的需求。若二級響應也無法啟動或出現重大事故時,會及時啟動三級響應,通知119實施救援。
毛海東補充說,一般情況下,到二級響應故障就處理完了,基本不用動用三級響應。
根據對這些故障電梯進行分析,導致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:設備原因故障占29.5%,主要表現為門系統(tǒng)故障和電氣及控制系統(tǒng)故障;外部原因故障占9%,如停電或者發(fā)生漏水等;人為原因占61.5%,如異物卡阻、擋門、超載等。人為原因仍是導致電梯困人故障發(fā)生的主要原因,且占困人故障原因的比例很高。
按使用場所性質分,住宅小區(qū)發(fā)生困人故障168起,占72.7%;商場等公眾聚集場所發(fā)生困人故障25起,占10.8%;其他16.5%。住宅小區(qū)仍然是電梯困人高發(fā)地。
6月-9月電梯故障率最高
毛海東介紹,除了緊急救援,96333還承擔大數據分析功能,通過對應急事件的高發(fā)區(qū)域、救援到達時間、電梯困人故障次數、電梯困人故障原因的統(tǒng)計分析,引導維保單位重點關注“黑榜”電梯,優(yōu)化自身維保資源結構配置。同時可以分析故障率高發(fā)的維保單位,為電梯安全監(jiān)管部門提供監(jiān)管依據。
此外,大數據顯示,一年之中6月-9月電梯故障率較高?!斑@與實際情況是相符的,因為這幾個月氣溫較高,容易導致主機死機,從而出現困人故障,所以要督促物業(yè)在轎廂里安裝空調?!泵|說。一天之中,上午7點至9點,下午4點至晚上9點,電梯故障率較高,因為這兩個時間段電梯使用率較高。
據了解,運行到10年以上的電梯,一般被定義為老舊電梯,但目前并無整梯報廢的標準,只有一些零部件的報廢標準,因此業(yè)內人士也在呼吁出臺相關標準。